咸安:科技“耕”新助力郊野焕活力
来源:亚赢APP官网 发布时间:2025-04-29 00:33:53产品参数
2月16日,咸安区汀泗桥镇马鞍村6组,56岁乡民曾莉一大早就拿着剪刀,利索地为600亩虾稻共作田埂上的2000多棵桃树修剪枝条。
“趁叶子和花未出,剪去剩余枝条,让养分会集主枝干,开的花好,结的桃子又大又甜,商场才会俏。”立体栽培的生果达人曾莉笑着道出科技赋能致富金。
“我租了30亩竹林搞林下养6000只走地鸡,学习汀泗黄荆塘村8组出售形式带动乡民致富。”在外运营物流公司的王文兵也在家园拓荒饲养工业,还将引入荆州风干鸡生产线,由卖原产鸡到深加工,完善工业链条。
凭借4.1公里的南外环高速从马鞍村通过的新区位优势,青年能人回乡用科技赋能创业的渐渐的变多。王雨茂的2000亩油菜绿莹莹的长势旺盛,5月收割后搞虾稻共作;回乡做茶工业的杨斌,种下百余亩黄金芽等4种优质茶打造精品;还有村委会引入贵州老板种1000亩高梁,专为茅台酒厂供给质料;浙江陈老板初六也来村里洽谈租地1000亩种优质红薯,除一亩地付300元租金外,招引当地大众务工。
借马鞍村副支书王瑞说:“便当的交通将给村里带来新机,新农民科技兴业,完成工业复兴带富乡民不再是梦。
或用东西拧紧螺丝,或听发发动机声响,或查看旋耕机刀片……在汀泗桥赤岗村,15组乡民饶波与父亲一同也开端对10台旋耕机,插秧机等农机具进行检修。
现在,饶波用10台农机就能轻松拿下500亩农田播种使命,完全离别父辈曩昔“三套犁田四套耙”的原始的功率低下的播种形式。
“种优质稻,冠以绿色生态品牌,加上粮补机补,年收入20多万元呢!”饶波笑说科技种田,省时省力还节省本钱。
人勤地生金,咸安郊野忙。在马桥镇曾铺村花海,几台无人机正在为2000余亩油菜施叶面肥,有的乡民正在忙着为油菜地清沟排渍;在双溪桥镇毛祠村7组栽培大户李龙辉的560亩玄参喜迎丰盈,十多个乡民正在抢收,亩产到达7000余斤,总产量超370万斤,1.6元/斤卖到安徽亳州;三桥村蔬菜基地,6个大棚香椿正炽热采摘,以70元/斤俏销商场;在贺胜桥镇贺胜桥社区良种茶培养基地,数十名资深茶农忙着移栽来自闽浙两省的优质茶种;在向阳湖镇志亮农场200万斤荸荠正抢收上市……
除了郊野春耕忙,各农技站备耕作业也做足了预备。在汀泗、马桥等10个城镇农技站,各类种子、化肥,薄膜琳琅满目,堆得仓库满满当当,乡民川流不息地前来选购,一种春耕备耕现象跃入眼皮。
“稻种,化肥,薄膜等管够,咱们提早备好春耕物资,让乡民春耕有保证。”马桥农技站负责人李金祥介绍。
熟话说:吃了月半粑,各人种庄稼。现在,全区百余名农业科学技术特派员下乡辅导春耕生产;31.85万亩油菜正在展开追肥施药清沟排渍;5000多台农机已检修投入春耕;3.6万亩早稻已备足种子100吨,肥料2000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