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间地头热闹迎春

来源:亚赢APP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3:15:43
产品参数

  在西藏,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,机械化助力更高效,农技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指导,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
  一大早,市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珠就已经下地开工了,他熟练地启动大型拖拉机,开始一天的耕地。这段时间,包括拉珠在内的8名村民,负责翻耕全村的4600多亩地。

  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珠:我刚刚差不多翻了一亩地,仅仅花了10分钟时间。回想没有拖拉机的时候,犁具很小,一亩地要花上三个多小时,变化线年开始推行全面机械化耕作。在广袤田野上,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旋耕机、播种机齐上阵,成为群众春耕生产的好帮手。

  科技特派员其美次仁紧跟在播种机后面,时不时敲打着播种口,确保种子均匀撒下。播了一轮后,他现场教授群众如何把控出种量。

  我们一定要随时盯着播种口,看有没有堵,种子量要均匀。种子少了也不行,会影响出苗率。科技特派员定期接受培训,把技术带回来教给群众。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,是村里的“田间智囊”。这一片地种的都是青稞,今年这里继续推行青稞大田用种差价补贴政策。

  今年,无论是科学指导方面还是政策扶持都更好了,这让我们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。

  我种了一辈子地了,时代在进步,政策慢慢的变好,我们也慢慢变得轻松。从耕作的变化就可以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。农技服务到地头 防寒防冻保丰收

  受冷空气影响,这两天,山西多地出现大风寒潮天气,部分地区最冷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。在河津市,最冷气温从15摄氏度降至0摄氏度左右,这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影响,农技人员提前下地,分头查看苗情、墒情,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。

  在河津市小梁乡的一处麦田里,600多亩小麦正处于拔节期。这样一个时间段小麦进入迅速生长阶段,一般是温度回升至10℃以上的时间开始,因此突然的降温对小麦影响很大。赶在寒潮来临前,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,仔细查看麦苗生长情况,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方面技术指导。

  在他们的指导下打了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,可以大大降低大风寒潮天气的影响,这下我们心就稳了。据介绍,河津市小麦养殖面积24万余亩,由于此次大风寒潮天气属于“干冻”,也就是只有降温,没有降水,小麦极易受到冻害。寒潮过后,农技人员再次到各自负责的乡镇查看,对部分受影响的麦田提出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管理意见。

  眼下,正是生姜种植的最佳时节。最近,在山东潍坊昌邑市的田间地头,农户们已经忙活起来,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,为全年丰产打下基础。

  在昌邑市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田里,生姜种植拱棚早已搭建完成,工人们将用尽心思挑选的姜种,播种在挖好的姜沟内,覆土、滴灌带铺设等工序也随之进行。与传统的生姜种植模式不同,这块示范田全部采用了浸种直播栽培模式,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同时,提高了种植效率。

  传统种姜第一步就是育芽,需要场地、煤电、提温。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焖种、烂种、出芽不均匀的现象。浸种直播就省去了这个环节,浸种直播的生姜后期管理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黄化期,经过这几年的种植,亩产能够稳定在15000到18000斤之间,稳产效果很好。除了浸种直播栽培模式外,这块试验田还分地块、分阶段试验山东高校院所提供的最新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,实现生姜产业的提质增效。

  传统的栽培大约5至7天就需要浇一次水,水分的浪费非常严重,研究之后发现,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,节水能够达到50%以上,节肥也能够达到20%以上。同时能显著地促进生姜的生长,一般提高产量大约在15%到25%之间。据了解,昌邑市常年生姜种植规模在10万亩左右,年产量超过50万吨。

  今天(29日)是周末,河南濮阳市的杏花林,驻马店市的郁金香园都吸引了不少游客,在花间拍照、舞蹈,留下美好记忆。

  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的一处万亩杏林中,花香四溢,朵朵杏花娇艳盛放。漫步其中,犹如置身于童话世界,令人陶醉。